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兵團農機化>>——兵團概況>>
農十師位于祖國西北部的阿勒泰和塔城兩地區,東經85°31′44″—91°00′00″,北偉46°02′30″—48°56′04″,轄區東西長43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總面積4137.3平方公里,所轄單位全部在邊境縣內,西與哈薩克斯坦相鄰,東與蒙古國接壤,其中185團、186團、183團青河獨立營以及181團(夏牧場)地處邊境一線,固守著250多公里的邊境線。師部北屯地處216國道、318、319省道交匯處,距烏魯木齊620公里,是外聯哈薩克斯坦、蒙古國,內聯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和阿勒泰地區六縣一市的交通樞紐。
農十師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嚴寒,春旱多風,冬長夏短,無霜期平均在120天左右,**短時只有74天,極端**低氣溫零下49度,年平均氣溫3.6—3.9度,年降水量87毫米—l88.6毫米,蒸發量為l900毫米—2300毫米。
農十師,在剿匪的槍聲中誕生,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創業,在“伊塔事件”中擴編,在十年動亂中苦渡,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發展。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騎七師19團,進駐阿勒泰后整編為獨立28團, 1959年1月經批準組建成立了十師。1962年“伊塔事件”發生后,又沿原中蘇、中蒙邊境組建了185團、186團和青河農場三個邊境一線團場,執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三代”任務,維護邊境地區的社會政治穩定。至此,農十師各團場形成了以師部北屯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和沿邊境一線駐扎的戰略布局。建師48年來,十師廣大軍墾戰士始終堅持勞武結合、屯墾戍邊的基本方針,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堅守在邊境第一線,全面做好穩邊興邊、政法和民兵武裝工作,為邊境安寧和新疆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國與原蘇聯的邊境爭議地區中,****由我方實際控制的55平方公里國土及198平方公里爭議區,一直由我師185團和186團屯墾固守(中哈國境勘界后已劃歸我國)。在全面做好戍邊的同時,十師廣大職工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起了8個農牧團場,18個國有或國有控股工交建商企業,35個行政事業單位,總人口7.8萬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效益的種植業、養殖業基地,建起了膨潤土、毛紡、云母紙板、皮革、建材、煤炭、電力、造紙、食用油、釀酒、軋花、面粉加工等多家工業企業,累計向國家上交稅金兩億多元。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科教文衛等社會各項事業穩步推進,民族團結、兵地團結、融合發展的局面更加鞏固,十師成為開發建設邊疆、維護地區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農十師境內擁有豐富的資源,開發潛力十分巨大。一是水土及光照資源充足,具有較好的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條件。境內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水系,大小河流58條,地表水年徑流量123億立方米,全師擁有可養殖水面18.9萬畝,魚類品種達三十余種之多,其中有白斑狗魚、河鱸、江鱈、東方歐扁等為我國珍稀魚種,發展水產養殖業條件優越。2002年經國家農業部批準,成立了“額爾齊斯河流域特種魚類救護中心”,成為我國****一家集北冰洋水系特種魚類資源研究與開發為一體的國有水產企業;墾區土地規劃總面積620萬畝,可開墾面積100余萬畝,已開墾87萬畝,土地開發潛力大;所處地區雖然無霜期短,有效積溫低,但是日照時間長,光照資源充足;農牧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糧食、棉花、打瓜、哈密瓜、蕃茄等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油料單產居兵團首位,“金屯”、“喬爾瑪”品牌產品深受客戶信賴,自己培育的阿勒泰肉用細毛羊以其生長快、肉質肥美享譽區內外,銀狐、藍狐等珍稀動物養殖以及禽類養殖效益良好;二是礦產資源豐富,依托資源優勢發展工業前景廣闊。十師所處的阿勒泰地區礦種齊全,儲量豐富,是新疆黃金、有色金屬開發的重點地區。目前境內已發現礦藏11大類86種,其中鈹、白云母、鉀長石等3個礦儲量居全國首位。黃金、銅、鎳等9種礦儲量居新疆首位。還有遠景儲量在50億噸的全國**大的優質膨潤土資源,開發的主要產品占領了新疆90%以上的市場,并遠銷區外和東歐市場。三是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墾區與具有瑞士風光的喀納斯湖風景區相毗鄰,墾區內有以“成吉思汗點將臺”冠名的頂山植物園,有南湖、布倫托海風情園、白沙湖、鳴沙山、紅葉林、額爾齊斯河河谷林等多處旅游景點,是人們度假休閑的好去處。紅色旅游獨具特色,一八五團抗洪守邊紀念碑、邊防瞭望塔、西北邊境第一連、國門、界碑、口岸、一八一團屯墾戍邊紀念館等,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四是毗鄰多個對外通商口岸,發展對外貿易條件優越。墾區口岸鄰近吉木乃、塔克什肯、紅山嘴、阿黑吐拜克等4個國家一、二類通商口岸,現有經國家外經貿部批準享有邊貿權的企業7家,享有一般貿易經營權的企業一家。五是具有區位比較優勢,交通運輸便利。216國道和318、319省道穿過北屯。“十一五”期間奎北鐵路將建成通車,北屯作為火車終點站連同已擁有的公路交通、航空交通優勢,使北屯交通樞紐和阿勒泰地區中心地位更加突出,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更好的履行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十師乘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春風,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自治區、兵團黨委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十師實際,以“發展壯大十師,致富職工群眾,增強戍邊實力”為總體目標,提出了“以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為重點,以壯大團場和職工減負增收為主題,以深化改革、科技進步、管理創新為動力,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生態環境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進程,打邊境牌,下穩定棋,走融合路,唱老百姓高興的戲”的總體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全師廣大干部職工開拓進取,奮力拼搏,國內生產總值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速,到“十一五”末,全師力爭實現生產總值18億元,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5%左右,農牧工家庭人均收入達到7000元,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發表于 @ 2008年09月10日 00:57: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