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機市場:風雨過后,彩虹還會遠嗎?
農機市場:風雨過后,彩虹還會遠嗎?
今年上半年,一向表現強勁的農機市場就像吃多了“瀉藥”一樣,任憑你怎么努力就是無濟于事,尤其是收獲機械更為突出。資料顯示,到今年5月份,收獲機械累計完成93963臺,同比下降了43.09%。不僅如此,就是去年大家普遍看好的插秧機的市場形勢也沒有出現想象中的火暴場面,令業內大失所望。這一點,對于已經習慣了市場高位運行的部分企業顯然是沒有足夠充分的準備,以至于在去年年底就備足了庫存產品,準備迎接今年的開門紅,結果被突變的市場鬧了個措手不及。
巧合的是,偏冷的農機市場與過熱的股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隨著“全民炒股”新一輪牛市的開起,好像中國農民也加入到股市熱潮當中。這當然是戲說。但是,當談及這次農機市場震蕩的原因時,大多數觀點普遍把原因歸結為購機補貼對市場產生了滯后效應。一個市場發展的規律性現象顯然被忽視了,即這幾年高速運轉的農機市場必然存在著回歸理性發展的內在張力。這次市場震蕩,也許就是一個前奏。
實際上,自農業部啟動農機購置補貼項目以來,除2004年在5月份開始實施以外[農財發(2004)13號文件,2004年5月12日],以后三年的《全國通用類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目錄》均在2~3月份公布,而大部分省級目錄一般在一個月后即行于眾。這幾年,從全國目錄的公布時間看,總趨勢是逐年提前的,2005年是3月7日,2006年是2月6日,2007年是2月16日。不難看出,認為購機補貼目錄產生了滯后效應,以至于影響了今年農機市場的增長有點牽強附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市場對購機補貼依賴的慣性確實是存在的,但不足以構成影響市場的主體因素。
那么,到底是怎樣的一只手在撥弄著當前農機市場的琴弦?其中的因素可能是復雜多樣的,這里也沒有更多的篇幅去討論。但可以確定的是,能夠左右市場發展的根本因素只有供求關系。說具體點,其中的玄機就是農民購買力下降。從今年市場表現看,農民投資農機的熱情銳減,**主要的原因是投資效益不高。以聯合收割機為例,由于每畝地的收割效益不斷降低,從**高時的120元下降到當前的40元左右,因此,投資回收期就相應延長。據說如果情況好的話,2005年一年可收回成本,2006年差不多要兩年,2007年就得三年。不管怎樣,我們應該清楚的是,當前農機市場的震蕩是市場發展的正常現象,應是市場供求關系自我平衡的基本寫照。
接下來,農機市場的回暖已成為行業共同關心的話題。目前,各方看法不一,在具體產品上也存在差異。總的看法是,市場調整的基本格局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于大中拖來說,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有所上揚,但幅度不可能比預想的大;對于收割機而言,今年的格局已基本定格,**樂觀的估計,到明年10月份能夠回暖就是盼望中的事情了。但是,不管市場怎樣波動,我們應該有理由相信,至少在10年內我國農機市場增長的總趨勢是不用懷疑的。
市場的調整是壞事,但未必不是好事。一方面,給過熱的市場泄泄火,可以使我們的頭腦更加清醒;另一方面,讓市場無情地淘汰那些落后的生產能力,更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實際上,對于那些有規模、有實力的企業來說,度過這種周期性的調整只是歇歇腳而已,在新一輪的市場高潮中,快感來得也許會更強烈些。這一次調整過后,下一次出現“彩虹”時市場就會更加理性。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也是未來中國農機市場發展的必然形態。
同時,上半年偏冷的農機市場也遞出明顯信號,隨著農機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農機產品的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恐怕所在難免。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camda.org.cn/News/News/ViewNews.aspx?NewsId=375&TypeId=6,56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