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跨區機收客的苦辣酸甜
跨區機收客的苦辣酸甜
跨區機收客是指使用聯合收割機,走南闖北為他人收割麥子、水稻的人。眼下,全市秋收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2萬多名跨區機收客駕駛收割機馳騁在田間,為農民搶收水稻。重慶市梁平縣金帶鎮千和村村民張龍全就是其中一位。
9月9日,中秋節剛過,筆者跟隨張龍全,體驗了一把跨區機收客們的苦辣酸甜。
苦吃住行都不方便
張龍全:43歲,2008年購買了一臺洋馬2號收割機,從此成為一名跨區機收客。
早上8點,筆者如約趕到梁平縣聚奎鎮席帽村,見張龍全正要開工。“天一亮就得起床、吃飯,保養機器,田里露水干了就要開工,天黑盡了才收工,每天要忙10好幾個小時。”張龍全一邊忙一邊說道。
“累點也就算了,**惱火的出門在外啥都不方便。”張龍全的妻子陳立菊接話說。
吃:為了節約時間,一般都在店里吃,不合口味不說,**難受的是早上出門時,許多食店沒開門;晚上回來時,食店一般又關門了;中午則干脆就是就著八寶粥吃干糧。
住:為了節約、方便,都是在車上睡覺。輕卡車較短,腳伸不直,座椅不平,睡后一身疼痛;車窗不打開熱得很,打開了蚊子多,還擔心小偷。**惱火的是洗澡了,田間作業一身臟,不可能不洗澡,男人尚可用車上水箱里的水沖個冷水澡,女人只好四處找地方解決(一般在加油站廁所內或老百姓家里)。
行:每年大、小麥,早、中、晚稻依次收,4月開始、11月結束,天南海北要轉好幾個省。轉場時,由于不熟悉路線,加上車速慢、路程遠,往往要走幾個小時,感覺比開收割機還累。
辣天晴下雨都難受
下午2時,秋老虎發威,室外氣溫近40度,毒辣的陽光刺得人睜眼都十分困難。張龍全頭戴草帽,小心地駕駛著機器。“我也是農民,將心比心,不收割干凈心里過意不去。”
趁著卸糧的間隙,張龍全趕緊喝下兩支霍香正氣液和一瓶礦泉水,豆大的汗水不停往下流,身上的衣服也早已濕透,臉上、身上沾滿了泥水和灰塵,不仔細看,還真認不出是誰了。
“發動機就裝在腳后面,溫度高達50度以上,人好像站在烤籠上,心里發慌,只好不停地喝水,一天要喝7、8瓶水。”張龍全說,“老百姓都是抓住晴天進行搶收,再熱也得干;**難受的是,收割機卷起的灰塵和著稻谷芒粘在皮膚上,奇癢不止;而遇上連綿雨天,只能呆在車上,無事可做很無聊,還擔心田被泡軟了,機器無法下田,心里又很煩燥。”
酸幾多委曲心里藏
陳立菊負責丈量面積和收費,愛美的她總是用沙巾把臉和手遮住。
“多數老百姓還是耿直,也有些不講理,老拿過去的計稅面積(注:計稅面積一般小于實際面積)討價還價,故意少交作業費。”陳立菊說,農民不誠信或許是文化低,可有的收費站和執法部門不執行國家政策,故意找茬亂收通行費和罰款。
出門在外,安全**重要,但有些地方治安特別差。“晚上再遠也必須到鎮上或縣城去歇,可再小心,車上的柴油還是時不時被人偷,車鎖也被撬壞了好幾次。”張龍全傷心地說,偶爾遇上敲詐勒索,往往也是委曲求全,實在讓不過才報警求助。“外面好復雜,我們一般都是幾臺車一路才敢出去,出去了也是守到機器,從不到景區玩。”
機器壞在田間更讓人著急,不但看到的錢找不成,還要忍受老百姓的白眼,而且配件很貴,稍動一下就可能上千元。
“比起這些,出門在外**難舍的還是家中的親人,常常因無法照顧老人和孩子而自責。”陳立菊幽幽地說。
甜收入可觀有前途
“干我們這行雖然又苦又累,但收入還可以,毛收入高的一天可達六、七千元,而且**大的好處是收現錢,不像搞其它的有賒賬。”張龍全對收入很滿意,“干上大半年,每年至少也有10多萬的純收入,去年達20多萬元。”
隨著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作業速度加快了,張龍全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陜西、甘肅那邊幾乎每一塊地都通路,收割起來很方便。”
“老鄉對我們也不錯,收完后有些不停地感謝,有些還給我們端茶送粥。”張龍全說,一看到農民豐收時的笑臉,疲乏的身體一下就來勁了。而遇上低保戶等貧困家庭,他時常免收作業費。“做了好事心里還是多舒服,只當是少休息會、費點油錢,沒得啥子關系。”
采訪手記:跨區機收客值得尊敬
跨區機收是我國人民在世界的偉大創舉,它不但**大限度地提高了收割機的使用效率(我國收割機的使用效率是美國的好幾倍),而且大大降低了收割成本(約為人工的1/5)。
當今農村,60、70后不想干農業,80后不會干農業,90后不知田在哪,務農農民已呈嚴重老齡化,他們已無力承擔起繁重的農業生產,從以前的種地逐漸變為“看地”(指看著自家農作物,再根據農時季節,請農機來代替自己完成耕、種、收等主要作業)。可以說,沒有張龍全這樣的代耕農機手、新一代職業農民,我國將荒蕪大量的農田。
跨區機收客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國家的糧食安全,他們是可愛的人,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人!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