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宋亞群:親歷農機改革開放的四十年
宋亞群:親歷農機改革開放的四十年
編者按: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農業機械化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弘揚農機化行業人士不懈奮斗、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開展了“紀念農業機械化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動。活動得到了廣泛響應,各界人士積極投稿,參與活動。經組委會初步審核,決定遴選部分優秀文章加以刊發,以饗同仁。
親歷農機改革開放的四十年
作者簡介:宋亞群
曾在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工作
從1978年12月到2018年的12月,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的40年,也是中國農業機械化跨越式展的40年。
本人自1977年下鄉到了黑龍江省農墾所屬一個農業機械廠工作,1983后來轉調到原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外資項目辦工作,親自參與了我國農墾系統第一個**大的黑龍江農墾利用世界銀行貸款8000萬美元開墾荒地300萬畝項目。
鑒于農機界眾所周聞名的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1978年成功引進使用約翰迪爾大馬力農業機械,創造出20個農業工人,耕種3萬畝耕地的高效農業生產成功經驗。通過國際競爭招標,該利用世行貸款項目共計采購453臺約翰迪爾4450型大馬力全負載動力換擋拖拉機;200臺約翰迪爾1075-H4型液壓四輪驅動聯合收割機;以及與之配套的農具。
這些農機設備在當時的1984年也是世界**為先進及高端的農機設備,例如在我隨團于1986年1月赴英國考察學習農業工程項目管理時,當地農民聽說我們項目使用的是約翰迪爾農業機械時,也都十分驚訝和贊嘆“約翰迪爾的農機設備好,但我們買不起”。使得黑龍江農墾的農業機械化步入世界級水平,為以后的黑龍江墾區全面實現農業機械現代化起到了示范作用。
由于該項目是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世行對項目實施嚴格的管理流程,對項目的預評估、前期評估、中期評估、后期評估,以保證項目的可持續性,以及保證項后期目償還能力,在引進高端先進農業機械硬件的同時,同時要求軟件的配套,即高度注重加強各類人員的培訓。
為此,經農業部農墾局同意,根據世行的要求和項目計劃,于1987年5月-6月,黑龍江農墾派出了包括我在內的7人技術培訓小組到迪爾公司的德國收割機廠和美國拖拉機工廠進行技術培訓(見圖片)。
為了培訓達到很好的實際效果,迪爾公司特從滑鐵盧拖拉機工廠開來兩臺全新組裝好的4450拖拉機,供我們本培訓小組培訓拆裝教學使用,將兩臺全新拖拉機開入拖拉機廠培訓中心的教學樓內,開始了55天的拖拉機培訓。
上午進行理論培訓,下午我們就來到培訓中心實操教室,就上午的理論課,在拖拉機上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例如上午轉向機構的理論講解,下午就拆解轉向機構。同時老師還設定一些故障,請我們去排出。
同時,要嚴格按照技術手冊標準的裝配的要求,將拆解得部件重新裝回原樣,就連一次性的密封件都要重新更換新的密封件后,再安裝好,如同實際的修理流程一樣。
當講到發動機時,由于我們提出的問題,不能及時給出確切的答案,應我們的要求,迪爾公司特專門調來兩名專門設計發動機的工程技術人員,為我們上了大約10天課。據迪爾人員告訴我們,為此,迪爾公司銷售部門要向發動機工程設計部門每天支付大約1000多美元的借用人員的費用。
我們甚至還學習了發動機磁力探傷的方法,包括拆裝發動機、高壓油泵,以及如何在油泵試驗臺上校高壓油泵等。所有重新的部件都要檢測扭力、間隙等,特別是有些精密部件,拆裝時需要格外小心。例如:我們在拆裝全負載動力換檔變速箱中的一根帶有花鍵的空心軸時,威斯特老師就提醒我們這軸務必不能跌落到地上,如不小心跌落到地上,這軸就不能再重新使用了。因為跌落以后,該軸的內應力就發生變化了。
經過近兩個月這樣培訓后,將兩臺重新一遍的拖拉機開出培訓中心的教室。
正是這樣具有實效、大規模、高強度的人員培訓,培養出了一大批更高水平的“會駕駛、會保養、會修理”農機人才。充分保證了項目所引進的先進業機械,在該世行項目所在低洼易澇、粘重土壤項目點上開荒等作業的機車完好率,使得該世界銀行開荒項目成為“借得起、用得好、還得上”成功典范項目。
當時迪爾公司從美國派來中國的現場技術服務人員,看到開荒作業場景后,驚嘆道“約翰迪爾機械在這里經受住了世界上**嚴酷的考驗”。
應該說農機改革開放40年過程,不僅僅是先進設備引進的過程,更是我們國內農機人員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提高的過程,也是國內外農機人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過程。
記得那是1985年10月下旬,我陪同迪爾公司從德國派來的工程師弗蘭克先生和從美國派來的服務經理戴維先生,對項目引進的約翰迪爾1075-H4收割機進行現場指導和驗收。
我們來到青龍山農場。正是秋天搶收季節,新開墾大豆地里非常泥濘,既有雪,又有泥,還有水。因為所有的項目點,都是新開墾荒地,低洼易澇、人站在上面都會陷下去,即便是新引進的液壓四輪驅動的收割機,在收割大豆時,我們的駕駛員也必須均勻快速前進,不能有任何停頓,否則,收割機就會陷到地中。
在我們再現場巡回指導時,有位駕駛員報告說,他的收割機正在地里收割,收割臺不能自動仿形了,因為該收割機匹配的是當時世上較為先進的電子仿行形的撓性割臺。
弗蘭克和我們立即去到田間,他指揮駕駛員升起割臺并鎖定后,毫不猶豫立即就鉆到割臺下面,很快排除故障,并教授駕駛員如何調整割臺電子仿形的功能,這時他渾身上下和鞋都沾滿了泥水。
這一場景深深感動了在場的駕駛員,包括我自己,在場的駕駛員為他們豎起大拇指,稱贊到“怪不得迪爾的機器好,人家干活就是認真”。迪爾公司的服務人員專業、敬業、不怕臟、不怕苦的工作精神,給當時的農場駕駛員都留下了美好的深刻印象。
正所謂是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正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才使得我們國家的農機人員,有了這樣能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農機同仁,共同學習交流、共同進步的寶貴機會。
1996年3月后,我到了約翰迪爾中國代理商-丹麥寶隆洋行工作,以及后來的經銷商-香港寶富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又從一個農機的經銷商的角度,親身感受的了改革開放,給我國農機機械化帶來的變化。
當時的黑龍江農墾探索出了以稻治澇、提高糧食產量的新農業生產發展模式,為了配合黑龍江農墾解決水稻種植戶水稻收割的問題,提供適應當地特點的收獲解決方案,黑龍江農墾農機部門也提出要實考察約翰迪爾CTS型水稻收割機的實際作業效果。
可當時是我國的春季,到那里能看到秋天水稻收獲現場呢?我們突然想到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正是水稻秋收季節,迪爾公司立即同意發出邀請,以及在澳大利亞當地約翰迪爾經銷商的配合下,邀請黑龍江省農墾總局農機局的彭精武先生和紅興隆管局總農藝師劉杰先生于1998年4月4日-9日訪問澳大利亞的水稻種植農場。
迪爾公司的謝勵強經理和我陪同前往澳大利亞考察約翰迪爾CTS水稻收割的現場收獲情況,我們換乘小飛機從悉尼來到了一個位于澳大利亞中部的水稻農場。該農場主曾是當地市的市長,親自駕駛約翰迪爾CTS收割機,我們向他詳細詢問約翰迪爾CTS水稻收割機的使用情況。他告訴我們,他的收割機已經使用兩年多,收獲季節每天收割大約1000畝地。收割機沒有出現任何故障,兩年只換過一條皮帶。當我們問到收割的損失率時,通常我們設定在千分之五,即可保證既有合理的收割效率,又有可接受的損失率。他當然你也可設定為零損失率,只是會影響一些收獲效率。
由于澳大利亞的水稻田地塊大,當時我們的看到現場收割的地塊有1000畝。這是由于澳大利亞的水田采用的是飛機播種的方式。可我們看到田間的水稻確是長得一行行的,十分均勻如同用插秧機插栽的一樣。農場主告訴我們那是因為在整地時,先用機械壓出一條條溝,而后灌水,飛機播種后,風吹水蕩即將種子蕩擺到溝中。長出后即成行了!真是太有才了!
實地考察不久后,迪爾公司便提供信用銷售的支持方式,通過我所在經銷商-寶富科技有限公司,向黑龍江省農墾850農場的用戶銷售了第**臺CTS水稻大型聯合收割機。
該收割機還受到了當時國家主席江澤民等領導人在建三江管理局二道河農場的現場檢閱。
此后,迪爾公司組織在其合資資企業-佳木斯聯合收割機廠,研制生產出了適合當地的種植模式的水稻聯合收割機,3518型水稻聯合收割機正是在該機基礎上和細心聆聽用戶專家意見后的基礎上研制出來了,受到水稻種植用戶用戶,特別是黑龍江農墾用戶的歡迎。同時滿足了黑龍江農墾水稻大發展的時代需要。
2000年后,我又轉到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工作,有幸從一個農機制造商的視角親身感受該改革開放對中國農機發展巨大推動。
2003年初全國人大會議上國家提出了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為此,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提出了墾區要發揮大農業、大農場、大農機優勢,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規劃出黑龍江農墾現代化農業工程項目。
同年8月28日,我國農業部部長杜青林等一行應美國農業部長的邀請訪美,期間要訪問迪爾公司在美國芝加哥附近的經銷商-萬沃公司,迪爾公司為了做好接待工作特派我前往現場接待指導和兼做翻譯工作。
杜青林部長一行抵達經銷商處,受到迪爾公司副總裁德福里斯先生及迪爾員工和經銷商的夾道鼓掌、熱烈歡迎。大家落座后,首先經銷商總經理致歡迎詞,后由迪爾公司副總裁致歡迎詞。
在他們致詞結束后,迪爾公司還邀請杜部長給我們做一個講話。杜部長說到,“我請我們代表團中牛盾司長代表我講話,因為他以前曾任農機化司司長,更了解情況,講的更清楚。”我們鼓掌歡迎。杜部長的建議,入情入禮。
牛盾司長首先感謝當地經銷商和迪爾公司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并贊譽了迪爾的農機產品,然后話鋒一轉,手指經銷商店里大廳棚頂懸掛的英文條幅(Quality Products Affordable Prices)說道;“我希望約翰迪爾在中國銷售的農機產品,如同這條幅上寫的那樣,質量優異,價格合理。讓中國農民能夠賣的起,農民喜歡購買的產品,我們就將給與支持,我們還將將給與購買農機農民一定的購機補貼.......。”
牛盾司長的即興講話,讓迪爾公司在場人員格外佩服,展現了農業大國農業部領導的政策水平,同時展示了英文能力,也為迪爾公司在中國的農機業務發展指明了道路。
隨后農業部代表團到經銷商的設備展示場地參觀各種農機設備,杜部長還親自登上約翰迪爾9520系列的橡膠履帶520馬力拖拉機駕駛室內。
在中午午餐其間,杜部長與德福里斯副總裁講道:“約翰迪爾這樣大型的農機設備非常適合黑龍江農墾,應當密切雙方的合作”。杜部長的諄諄教導,恰與擬要實施的黑龍江農墾現代化農業工程項目十分契合。
同年11月15日以黑龍江省副省長申立國為團長的黑龍江省農業考察團訪問迪爾公司,隨行還有原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局長呂維峰等一行7人。該代表團參觀了擁有迪爾公司核心技術的全球拖拉機研發中心,參觀了正在進行拖拉機前橋疲勞實驗的工程質量測試中心、低溫啟動試驗室、噪音實驗室、尾氣排放測試中心,該中心大約有1200名高級工程師。
參觀完后,代表團回到會議室,請代表團為約翰迪爾的農機設備提出意見和建議,申省長十分感慨地講到“沒來迪爾公司特別是該研發中心參觀之前,我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的農場職工都十分喜歡使用約翰迪爾農業機械,今天參觀完這個中心后,答案找到了!你們迪爾公司是用**優秀的人才、**科學的手段、**先進的技術,研發、設計、并制造了約翰迪爾農機。”短短的幾句話,講得我們大家無比激動、備受鼓舞。
2003年12月25日黑龍江農墾現代化工程正式開始招標采購,共計約采購250臺大型農機設備,其中180馬力以上拖拉機150臺。投標結果,迪爾公司共計中標226臺設備,其中大馬力拖拉機133臺,包括7820型拖拉機、8000系列和9000系列拖拉機、橡膠履帶式拖拉機、以及農具。
為了滿足用戶2004年5月到港要求,迪爾公司千方百計保貨源,壓縮美國內供給,保證該項目的交貨期。
期間有個美國的當地約翰迪爾經銷商人員,發現了一整列火車裝滿了約翰迪爾拖拉機駛往美的出口港,用戶是黑龍江農墾,該經銷商的約翰迪爾拖拉機共貨緊張的困惑有解了,還拍下了照片(見圖片)。
2004年5月10日黑龍江農墾農業現代化工程項目開啟動儀式在哈爾濱會展中心,133臺約翰迪爾大馬力排列整齊在廣場中央(見圖片),展示出了大農業、大農場、大農機壯美畫卷,開啟了黑龍江農墾農業現代化了歷史的紀元。
黑龍江農墾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一個農機化3萬畝示范點、到30萬畝補償貿易、到世界銀行貸款300萬畝項目、到3000萬畝的現代化農業工程項目,這一切一切都是改革開放為農機現代化帶來的豐碩成果。
文章來源:中國農機化協會微信公眾號
- 游客發布于2024-03-25 17:35宋亞群同志,為農業做出巨大貢獻! --來自農機通手機版